在我国葡萄酒领域,他堪称是一位开疆拓土,大功至伟的科学家。 他不仅是我国第一位葡萄酒“洋博士”,而且是我国第一个创建葡萄酒专业和学院的学者;他30年如一日,倾情于中国的葡萄酒事业和产业发展,被誉为“酿酒酿人”的“中国现代葡萄酒之父”。 他就是我国葡萄酒领域的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教授。开辟中国现代葡萄酒事业 在许多人眼里,李华是一个很“不开化”的人。 在留学法国的3年多时间里,...
5月18日晚,古都西安。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为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央视新闻,赞3.2万当天,央视新闻报道了这场半开放式集体国宴,简短介绍了国宴相关布置安排以及菜单。新闻画面显示:在四样酒水中,来自中国农科城杨凌的科技成果——李华干白赫然在列。能登上国宴的产品,大都代表了一个行业的最高工艺水准,是一个国家和地方软实力的象征。从实验室走进农田,从农田到餐桌...
4月20日,我校葡萄酒学院原院长、中国葡萄酒博物馆馆长王华教授向学校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我校葡萄酒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代表学校向王华颁发捐赠证书。副校长房玉林、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李华出席捐赠仪式。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以及葡萄酒学院党政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捐赠仪式。4月20日是学校88岁生日,也是葡萄酒学院成立28周年纪念日。参加工作45年、执教40年的王华教...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缩写:CIIE),简称“进口博览会” “进博会”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承办,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
李华: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日常生活中,品尝一杯陈酿葡萄酒被认为是一种高贵的行为。殊不知,酿造优质的葡萄酒更是一门大学问。葡萄酒产业作为以栽培和加工为基础、产业关联度高的复合型产业,其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普遍认为只有地中海式气候才适宜栽培酿酒葡萄,而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中国并不适宜生产优质酿酒葡萄,但西北农林科技大...
李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引领者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李华教授及其创新团队 《科学中国人》游小叶 他是我国第一位留法的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博士,留学归国,心系祖国葡萄酒产业;他是当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领军人物...
他是首个留法归来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在西北小镇杨陵,他创办了亚洲首个葡萄酒学院,建立了中国葡萄酒生产标准,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葡萄酒品牌。国内一线葡萄酒品牌生产企业里,只要是“搞技术”的,绝大多数都是他的学生。“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生产出与法国葡萄酒相媲美的世界顶级葡萄酒。”—这是他为之奋斗和努力的动力。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的推动者李华教授(摄影/支勇平)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校区,有一栋灰瓦红墙...
《重庆日报》 2016年03月24日 第04版感言: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生产出与法国葡萄酒相媲美的世界顶级葡萄酒。李华在葡萄园里给学生上实践课。 李华,梁平人,新中国第一位葡萄与葡萄酒学博士、葡萄与葡萄酒专业教育引领者,亚洲唯一葡萄酒学院创始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 李华是新中国第一位葡萄与葡萄酒学博士,人称“葡萄酒黄埔军校”校长。正是他,创办了西北农业大学(后与西北林学院等合并组建西北农...
李华酿人生美酒 品岁月琼浆(国际著名葡萄与葡萄酒学家) “无论是做校领导还是当教师,对我而言,不存在任何的角色变化。我一直没有离开过我的学生。”在不大且稍显凌乱的办公室,李华带着他那似认真、似戏谑的招牌式微笑说道,语调不由分说。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华是公认的 “牛人”, 传说颇多,传奇色彩颇浓。 他的 “牛”因他的三个“一”:新中国第一位在海外取得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
《新华社》 2017年9月9日李华与他酿制的干白葡萄酒(9月7日摄)。 很难从外表看出来,这位衣着朴实,不时忙碌在葡萄地里的“老农”竟是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博士。1986年,从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博士毕业的李华放弃留法机会,回到陕西杨凌。他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创办了葡萄和葡萄酒专业以及葡萄酒学院,并参与制定了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在李华的耕耘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培养出400余名葡萄...